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董卓

董卓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

董卓其各种的暴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

如果说开启三国乱世的几个主要人物里面,那一定是少不了董卓这一位!

董卓他出生在殷富的边塞豪强家庭。岷县当时陇西临洮属于边远地区,与西面羌人的居住地紧紧相邻。当时的社会环境便让董卓自小便是养尊处优,少年时期性格更是放纵任性、粗野凶狠!

史书记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

董卓年轻时就喜欢到羌人的居住地游历,依仗着自己是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更是多与当地羌族部落首领交往。董卓不仅体魄健壮,力气也是很大!董卓还通晓武艺,他骑在马上,能带着弓箭,左右驰射。

董卓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得当地人们都畏他三分!不仅是乡里人不敢惹他,就是周边的羌人蛮夷对他也是不敢有丝毫不敬。

羌族首领豪帅为了保全自己,都是极力迎合趋附于董卓!并且与他结为友好,以求暂时的相安无事。地方豪帅们(蛮夷)经常带着大量的牲畜和财物前来拜望他,并与董卓称兄道弟。

董卓对西凉当地那是十分的熟悉!他见到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寻思着如何来利用和控制住他们,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罗自己的亲信。为自己以后能长远地发展。董卓丝毫不吝惜花费自己的家产,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中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他们,以此来取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和拥护。

羌人一方面畏服董卓的凶悍,另一方面也是感激董卓的豪爽!所以大多都会归附于他,也愿意听候他调遣。有一次,一个羌人豪帅见到董卓家里的牛羊宰得所剩无几,于是便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上百头牛羊,那是无偿地赠送给董卓。由此可见,当时董卓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注意保持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董卓凭借着他独特的魅力和精明,外加上拉拢贿赂、和不断兼并其它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实力。因此董卓在当地便有“健侠”的美誉!

同时,董卓还不断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他们被董卓的义气所感动,大多都死心塌地,地跟随着他。郭汜(郭汜以前是马贼出身)就是这么跟着他出来混的!

当时董卓出任兵马掾一职,负责带兵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这样一来,董卓可以控制更多的羌人,也为他今后势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时之间,董卓成为闻名陇西的风云人物,不管是在官府,还是在民间,董卓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自己势力的不断膨胀和地位的相继上升,董卓似乎已不满足于边远豪强的名分,认为自己需要更加广阔的政治空间。于是,他开始进一步蓄积力量,伺机发展。不久,东汉朝廷急于解决西羌问题。这对于董卓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契机。西羌问题一直是东汉政府最棘手的民族问题:自公元108年(永初二年)开始,羌人就不断发动反叛,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持续时间也很长久。汉桓帝年间,西羌问题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平息,反而声势更加浩大。羌人不堪忍受汉朝地方官吏对他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不断地杀死汉人官吏,和侵占州县。而面对羌人的反抗,内忧外患的东汉政府根本就束手无策,因此也只得求救于地方豪强,想借他们的力量来缓解西羌危机。

当时,深知董卓底细的陇西地方官吏便极力向朝廷推荐董卓。因此这才便有了日后董卓仕途上的飞升!

董卓的成功,一是靠自己的努力!二是当时大的社会环境导致的人才需求!

可以说老天爷给过董卓很多次机会,让他成为治国的良臣!但可惜,这董卓成也是因为在西凉,败也是因为西凉!他的这种命运败亡的结果日后在“公孙瓒”和“马腾家族”和韩遂集团,吕布上面都能很普遍的重演!

远离中原文化的边塞的那种野蛮凶狠,使得董卓深深地受到了影响。以至于他日后权倾朝野之时,也是常常不自觉地暴露出这等恶习!

地域性和自己的局限性,使得董卓终究不能成为一代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