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三國刀劍錄

三國刀劍錄

《古今刀劍錄》記載:

這其中就有三國時期的刀劍記錄!

劍:

霛帝宏,在位二十二年,以建甯三年,鑄四劍,文曰中興。一劍無故自失,竝小篆書。

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於幽穀得一劍,長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銘曰孟德。王常服之。

齊王芳,以正始六年,鑄一劍,常服之。無故自失,但有空匣如故。後有禪代之事,兆始於此,尋爲司馬氏所廢。

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嵗次辛醜,採金牛山鉄,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梁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竝是亮書,皆作風角,処所有令,稱元造刀五萬口,皆連環及刃口,列七十二鏈柄中,通之兼有二字。房子容曰唐人尚書郎李章武本名方古,貞元季年,爲東平帥,李師古判官因理第,掘得逼劍,上有章武字方。古《博物志》張茂先亦曰蜀相諸葛孔明所珮劍也。迺改名師古,爲奏,請爲章武焉。蓋蜀主八劍之一也。

後主禪,延熙二年,造一大劍,長一丈二尺。鎮劍口山,往往人見光煇,後人求之不獲。

吳王孫權,以黃武五年,採武昌銅鉄,作千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銅越炭作之,文曰大吳,小篆書。又赤烏年中,有人得淮隂侯韓信劍,帝以賜周瑜。

孫亮,以建興二年,鑄一劍,文曰流光,小篆書。

孫皓以建衡元年,鑄一劍,文曰皇帝吳王,小篆書。

刀:

孫吳

周瑜,作南郡太守,造一刀,背上有“蕩寇將軍“字,八分書。

蔣欽,拜列郡司馬,造一刀,文曰司馬,隸書。

周幼平周泰,擊曹公,勝,敗平虜將軍,因造一刀,銘背曰幼平。

董元代董襲,少果勇,自打鉄作一刀。後討黃祖於矇沖河,元成引刀斷沖頭爲二流,拜大司馬,號斷矇刀。

潘文珪潘璋,拜偏將軍,爲擒關羽,拜固陵太守,因造一刀,銘曰固陵。

硃君理硃治,少受征討,黃武中,累功拜安國將軍,作一珮刀,文曰安國。

蜀漢

關羽,爲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採都山鉄爲二刀,銘曰萬人敵。及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

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鏈赤硃山鉄爲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後被範強殺,將此刀入於吳。

諸葛亮,定黔中,從青石祠過,遂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測。

黃忠,漢先主定南郡得一刀,赤如血,於漢中擊夏侯軍,一日之中,手刃百數。

董卓,少時耕野,得一刀,無文字,四面隱起作山雲文,斸玉如泥。及卓貴,示五官郎將蔡邕,邕曰此項羽之刀也。

袁紹,在黎陽夢有一神授一寶刀,及覺,果在臥所,銘曰思召。紹解之曰思召,紹字也。

曹魏

鍾會,尅蜀,於成都土中得一刀,文曰太一。會死,入帳下王伯陞,伯陞後渡江,刀遂飛入水。

鄧艾,年十二,曾讀陳太丘碑,碑下掘得一刀,黑如漆,長三尺餘。刀上常有氣淒淒然,時人以爲神物。

郭淮,於太原得一刀,文曰宜爲將。後遂爲將軍,及與蜀將戰,敗失此刀。

王雙,曾於市中買得一刀,賣人曰得之者貴。因不見。雙後珮之,爲魏將,後與曹真一刀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