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章(1 / 2)





  北洋军在江苏和国民党的讨袁军大战正酣之际,陈安的北方军突然出动。

  刚在静宁下火车的孙蔚如,忽然改变原本向西的行军路线,直接朝东开拔,指挥半个混成旅的兵力,直扑乾州,摆出气势汹汹的战斗进攻态势,一枪未发就把当地驻军吓得弃城而逃。

  在乾州的国民党人,深知陈安敌视的态度,只好马上撤离,逃向南方,结果在路上被西安赶来的陕西军政府军警连连捉获。

  刚离开病榻的李虎臣,将所属的兵力大部分云集在泾川,确保孙蔚如的后路畅通。

  已经占据安西的邓宝珊,指挥半个混成旅的兵力,继续往西,直扑六百里外的新疆哈密。占领哈密后,邓宝珊转攻为守,一边安排人手彻底掌控哈密,一边为新疆省军坚守察罕通古护住后路,必要时候出兵截断外蒙古军进攻迪化线路。

  如此一来,就可以造出北方军进入新疆的既成事实,为今后的大规模进军提供跳板。

  赵寿山的秦阶混成旅中抽调一个步兵营,马上开始汽车驾驶训练,至少要训练出一百三十名驾驶员。

  北方军只进驻哈密就采取守势的消息,传到迪化杨增新耳中,顿时急的嘴皮子上火,差点说不出话来。几个急电发往陈家庄,陈安连忙解释只是后勤供应不上,再加上兵力不足而已。

  杨增新一边派出自己手头仅有的省军,继续增援察罕通古,一边很干脆的运送大批辎重到哈密,恳请北方军继续向西运动,至少也要到古城子位置,确保省军后路不被外蒙古军切断。

  邓宝珊见状,马上请示陈安同意,派出一个步兵营前行,再往西进军四百里占领色必口小镇后停了下来。这里离北方军的后勤基地安西,已经有上千里路了,为了减少后勤压力,只能暂时停止向前。

  从色必口小镇往西还有三百里就是古城子,步兵营增援也就五天时间,如果不带重火力急行军也就是三天时间。

  至此,察罕通古与迪化的联系,已经可以确保不会被切断了,新疆省军士气为之一振,连续两次打退了外蒙古军的进攻。几次攻防战打下来,虽然损失不是很大,但是屡攻不克的败绩,使得外蒙古军的锐气很快就消逝了。

  陕西方面对北方军的东进更是目瞪口呆,整整四个营的兵力占据了乾州,离西安仅一步之遥,威胁实在太大了。

  陕西军政府第一时间向北京发去求援电报,甘肃的北方军已经占领乾州。

  北京的袁世凯大总统亦是拍着光额头,连呼上当,陈安不仅向陕西进军,而已派兵进入了新疆,明显是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呀。

  陕西军政府后来的电报,已经发到了北京政府,叛乱的只是一个团而已,其他部队都不愿跟从,已经调动其他忠于军政府的军队合围了兵变部队。

  也就是说,陈安的出兵,事实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更凑巧的是,陕西的军队都在围剿乱兵,西安省城基本是空城,如果北方军胆敢进攻,完全是一攻即克的局面。

  尤为好笑的是陕西军政府,曾经讨论了调集军队将北方军打回去的计划,结果几个高级军官略为一计算,赫然发现至少要一个师的兵力,才能与占领乾州的北方军抗衡。

  要打赢,那么至少要加一倍,而全陕西也就二个师三个独立旅而已,难道其他地方都不需要驻防了吗?万一惹火了陈安,再派出一个满编的混成旅怎么办?

  会议马上冷场,然后不了了之。

  一切只好让中央政府交涉了。袁大总统马上致电陈安,要求北方军撤回原驻地,陕西兵变即将清剿,不再劳教北方军了。

  陈安马上哭穷,为了出兵陕西帮助平乱,至少已经花费了上百万银元,丝毫不提北方军进入新疆的事情。

  大总统见到电报,只好仰天长叹,没见到过比陈安更无耻的了,这么几下子,就一百万银元?利息付付就够了吧。

  一封严厉斥责的电报马上发给陈安。

  陈安耍赖,立即认错坚决不改,反正就是占着地盘不走。

  袁世凯终于恼了,再发一封电报,直说要干什么,陕西就不要扯了。

  陈安立即回复,北方军进军新疆平叛,同时为了充实边疆防卫力量,希望从全国移民实边。末了,又加了一句,不是跟着大总统买了几架飞机吗,没汽油了,刚好听说延长有乱党作乱,希望能进驻延长平息叛乱,早日恢复油田生产。

  北京方面大概是激烈的争论了一番,总算回了电报,上面写了一段话,保卫边疆是我辈军民之使命。很含糊,但是对于陈安已经足够了,至少进军新疆和大规模移民已经有了法理依据。但是对于交换延长以退兵的事,北京方面口气非常坚定,陕西兵变即将平复,不劳大驾。

  陈安很是发牢骚地去电,不是没有平复吗?

  北京马上发来电报,陕西兵变平复之前,你能进军到延长?明显是讥笑的口气。

  陈安眼睛一亮,总算套出来了,如果还没有出现这句话,都要派人花钱去买了。当即,陈安电复北京,只有一个字,“行”。

  碧口到陈家庄的大路上,一百多辆加装了一挺麦德森轻机枪的改装汽车,正在疯狂地进行着训练,丝毫不顾惜车辆和汽油的损耗。

  最开始的几天,一连撞毁了十几辆汽车,让赵寿山铁青着脸破口大骂手下人不珍惜。陈安挥手制止了赵寿山的怒斥,让人把废弃的车辆送回军火库,然后对着吓得胆战心惊的士兵说继续训练,车多着是。

  赵寿山差点晕了,摊到这么个老板,不知道是叫败家,还是叫大气。

  尼森伯姆在上海到处搜罗汽油,几桶几十桶地往阶州送,差点引起上海租界工部局的抗议,因为上海市面居然有段时间找不到汽油卖了。

  尼森伯姆发来电报很奇怪,老板叫我买的汽车,都还没有从美国发货,这么急买汽油干什么?

  陈安一个哆嗦,冷汗顿时下来了,他总算想起了自己忘记的一件事情,曾经委托尼森公司购买百辆汽车,以及百部电台。只是没有料到,这两样东西可以结合起来生产了。本来就没钱,竟然还在傻乎乎的浪费了。

  今年还有一千万银元的负债呀,陈安不禁泪流满面。

  第九十七章 花马池向东

  就在陈安接到北京置疑电报的时候,赵寿山亲自指挥的步兵营,接到命令,立即停止这种糟蹋车辆的训练,全力整修车辆,加装备用油桶。没有时间了,必须立即出发。

  陈家庄火车站,搬运民工连夜加班,将一百三十多辆改装车牢牢地固定在机车上。

  天气有些沉闷,但是火车站内灯火通明,驱散了无尽的黑夜。

  赵寿山领着六百四十九名北方军官兵,静静地立正在站台上,注视着前方同样站立的陈安,不少官兵的眼中流露出狂热的崇拜眼神。

  陈安背着手,扫视了一周这些将留守在敌对势力中间的官兵,大声地说了一句,“你们去的地方是我们北方军的命脉,有没有信心牢牢守住它?”

  所有人竭尽全力喊了出来,“有”,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火车站。

  陈安点点头,立正敬了一个军礼,有力地说,“我相信,出发。”

  赵寿山带头回礼,然后转身,“按照各自序列,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