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嫡次媳第47节(1 / 2)





  那边开始了歌舞,这次孟皇后带着三位儿媳妇一起到了大殿,殿上已经坐满了人群,多是各国使臣,显然如荼一出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身上了,即便是穿着石青色的命妇妆扮,但她的容貌身段依旧是鹤立鸡群。

  肃雍对这些目光最是厌恶了,他上前一步,“儿臣给母后请安。”

  他突然站出来,孟皇后不知所谓,肃恒更是觉得这个儿子有些太无视他了,他都还没说话呢,不得不说,一下子各人心思千转百回。

  但若是以前肃恒和孟氏当然知道肃雍是什么样的人,压根不会计较,现在这样审视他,本身就是对他不信任了。

  孟皇后抬手,“起来吧。”

  肃雍便跟在如荼前面,帮她挡住那些目光,如荼很是感动,原来他这般突兀,竟然是为了自己,自己真是何德何能啊。

  大家落座之后,肃雍便道:“儿臣来此是想告诉父皇,今日在燕京郊外,竟然发现了祥瑞之物,故而激动了些,站了出来。”

  太子看了肃雍一眼,肃雍又重复了一遍。

  肃恒看着殿下坐着的各国使臣,忽然福至心灵,对肃雍的不快瞬间烟消云散,“哦,是何等祥瑞,能让我儿这般激动?”

  现在竟然还说什么“我儿”,就是如荼听到也觉得过于亲昵了,孟雁秋微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肃雍倒是真的会出风头,这个场合都把太子的风头都抢光了。

  可现在更是她想要的,坐山观虎斗,再从中渔翁得利。

  下面的使臣们更是神情各异,有的觉得是肃雍故意自己做的,如熊晖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好整以暇的看着,这事儿就连如荼也不太清楚。

  只见肃雍对外道:“让萧洛去把那个祥瑞拿过来,问问他到底是什么,要不要人过去?”

  萧洛很快便带着东西过来了,托盘上用红布覆盖的,肃雍接了过来,把红布揭开,跪下道,“父皇,这是九凤黄玉,看着竟然像是上古之物。”

  楚人自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把凤凰视为神鸟,九头凤凰更是楚国古物的一些符号,一听上古之物,肃恒连忙拿上去,半天不做声,他拿在手中端详半天,下边连针掉下来都听的清楚,此时,廊檐竟然出现一只九头身的凤凰光影,只听得清啼几声,盘桓一会儿才去。

  原本也只是觉得肃雍是做戏的众人,望着飞走的九头凤凰都激动万分,甚至久久不能平息,孟雁秋看着肃雍的模样,这戏做的可真足。

  肃恒大喜,肃雍此时却道:“此物不如打成玉玺,也让我大楚臣民能瞻仰此等祥瑞。”

  “应当如此。”

  握着这块“祥瑞”,肃恒喜着对诸位使臣道:“今日之异像,真是朕亘古未见,各国使臣来我楚国,有幸见证我楚国之异常,更是让朕欣慰,朕早已决意广纳贤才,各国之贤才都能来我楚国。”

  洋洋洒洒发表这些招纳人才扬我国威的这些看法,台下诸使臣本来刚开始是不大相信,但是看到异像之后,也有人动心了。

  这显然是肃雍愿意看到的,尤其是万寿节放烟花之时,肃雍就被允许和肃恒靠的最近,肃恒甚至时不时摸摸自己儿子的肩膀,以示亲昵。

  肃雍觉得不适合,还扭头和肃恒道:“父皇,您别这样,我又是奶娃子。”

  还是这个语气,肃恒笑着摇头:“你呀。”

  站在后面的白愠看了太子一眼,心道,太子说的对,肃雍这般出风头,可不就让皇上都忌惮吗?

  殊不知太子跟着脸都笑僵了,心里气的骂娘,原本今天是他表现成他友爱兄弟仁厚太子的形象,没想到他出了大风头。

  如荼这边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奉承,因为平日里能够接触到肃雍的人太少了,如荼本人也非常低调,现在难得她出来,大家便簇拥着她走,太子妃看了眼睛发酸,孟雁秋便陪在太子妃身边,还安慰太子妃:“大嫂,没事的,您是太子妃,这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太子妃对孟雁秋此时的支持感激的很,孟雁秋又表白了心意,让韩氏对她更是信任许多。

  从宫里回来,如荼忙拉着肃雍问,“今日那九头凤是怎么做的?”

  肃雍一笑:“随便扯个皮影罢了,没你想的那么神。”

  如荼感叹:“你不是说父皇并未想着要将那个位置传给你,那你为何还这般帮他?”

  “傻姑娘,我哪里是帮他,我这是帮我自己罢了。让他乐乐,以为自己天命所归,到时候忽悠他出征西周?”

  “啊?”如荼看着他,还真不懂她家郎君这个脑回路。

  肃雍接着解释道:“不是都想让我卖命,他们躲在后边直接摘我的果实么,现在我就给他们戴戴高帽子,让这些人出去打打仗,我也躺着,正好让颜矜给我熬点药,吃好了,我们立刻圆房,我的小如荼,你郎君可真是想死你了。”

  “呸,你哪是想我呀,你是想我的身子。”如荼拢了拢自己的衣服。

  肃雍嬉皮笑脸,“是,我下贱,我馋你身子。”

  第92章 银壶

  楚国打了好几年仗, 国库一直不算充盈,但就是再不充盈,也会营造出一幅楚国盛世之像,还真的唬住了不少人。

  宫里还在传这次啧啧称奇的事情, 孟皇后笑着对儿媳妇命妇们说道:“那日那只九头神凤竟有我们雍儿那般高, 那声清啼在我耳中如听梵音一般,那个场景实在是让我这些天都仿若身在梦境一般。”

  孟皇后的嫂子承恩公夫人笑道:“咱们竟然没能开眼,是臣妾们无福。”

  见自家娘说话, 孟雁秋不由得道:“这证明咱们父皇乃天命所归。”她孟雁秋可没那么傻, 把所有的功劳都推在肃雍身上, 这样让肃雍更受瞩目。

  韩氏对孟雁秋的表现当然很满意, 熟料如荼也跟着道:“是啊, 要不说咱们楚国人才济济, 一片兴盛之景,如今看来正是上天授意。”

  诸夫人们越发奉承起孟皇后,又提肃恒是如何正当, 仿佛篡位周朝的人并不是肃恒一样, 如荼看着想笑, 她想若是旁人知道肃雍的想法南辕北辙,还会这般夸吗?

  说罢,孟皇后心情大好, 又要召见姑娘们, 如荼知道, 这是在为大皇孙选儿媳妇, 虽然大家太孙太孙的喊着,可是到底没有正式册封,没有册封,太子的地位就没那么稳如磐石。

  不知道这次孟皇后会不会许配一个孟家的女儿,这样封太孙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的场合孟雁秋自然大大的发挥,讲起儿女经来,韩氏也时不时附和一二,这个话题如荼没办法参与,她倒也不介意。

  孟雁秋嘴巴都说干了,也没见她二嫂眼皮子抬一下,心道,自己不刺激刺激越氏,怎么会让两边打起来,等散了席之后,孟雁秋又私底下和韩氏说道:“说来我方才倒是觉着我说错了话,也不知道二嫂会不会生气。”

  “哦,是什么?”韩氏不经意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