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1 / 2)





  最初他拄着一根木棍,端着破茶缸,走街串巷,收入甚微。后来他从家乡带来一个残疾儿童,一个嘴歪眼斜流口水的女婴,每天就是坐在幼儿园门口。幼儿园门口确实是最佳乞讨的所在,接送孩子的家长很容易将对自己孩子的爱转化成对这“爷孙俩”的同情。

  1999年,也就是菊花一元硬币发行的那一年,阿帕尔每个月都要去银行兑换两箱子硬币。一箱子一元的,崭新锃亮,每一枚硬币上都有一朵菊花;一箱子五毛的,黄灿灿的,散发着金子似的光芒。

  2000年4月,他的摇钱树——病婴死掉了。9月下旬,古丽将巴郎以4000元价格卖给了他,他对巴郎感到失望,因为巴郎太健康了,年龄也有点大,他向古丽表示愿意出高价买一个4岁以下的孩子。10月6日,古丽将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带来了。

  在阿帕尔的住所,华城天河区的一个出租屋里,他和古丽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阿帕尔摇着头说:“这孩子我不能收。”

  古丽问:“为什么?”

  阿帕尔说:“他穿得太干净了,你看看,这衣服,这鞋子,这胳膊和手都太嫩了,你从哪儿偷来的?孩子父母还不找疯了,他们会找上来的,会打死我。”

  古丽两手做一个掰东西的手势:“你可以弄残他。”

  阿帕尔说:“丧天良的事,不能干。”

  古丽说:“你心眼不坏。”

  阿帕尔说:“除非你贱卖。”

  古丽说:“你说个价。”

  阿帕尔说:“4000,看在老乡的面子上。”

  古丽说:“成交,给钱。”

  阿帕尔说:“给啥钱啊,咱俩扯平,你把巴郎领走,这孩子留下。你的小巴郎,他不跟我上街讨饭,嫌丢人,还拿把小刀子,捅我,一天到晚在外面玩,饿了就回来吃饭,你还是领走吧。”

  古丽骂道:“阿囊死给(脏话),过几天我把巴郎带走。”

  当天晚上,下起小雨,阿帕尔坐在小圆桌前喝酒,他教孩子喊爷爷,孩子不喊,他就用拐棍敲着地面说,“以后我就是你爷爷。”

  巴郎哼着歌曲回来了,抓起桌上的煮羊蹄就啃,他看到床腿上拴着一个小男孩,问道:“这是谁?”

  阿帕尔说:“买的,明天就带他上街。”

  巴郎说:“那我先给他化化妆。”

  巴郎把手上的油抹到小男孩的衣服上,又把烟灰倒在小男孩头上,小男孩哇的一声哭了。

  “这样才像个小叫花子,不许哭。”巴郎拿出一把蝴蝶小刀威胁着。

  小男孩惊恐地向后退。

  “你叫什么?”巴郎用小刀捅了捅小男孩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