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四章养病

第一百三十四章养病

靠在墙角的人,身上的单衣被血染头,俊美的脸上满是血污,向来舞剑的手此刻软弱无力的垂在身侧,双眸紧闭,元云深甚至不敢上前去看看,他是否还有呼吸。

“书白。”他跪在沈书白身旁,眼泪砸在地上。

宫人目光落在慎刑司管事身上,冰冷的仿佛在看一个死物。

“咳,咳咳……”靠在墙角的人发出沉闷的咳嗽声,鲜血顺着唇角溢出。

“书白,对不起,对不起。”元云深知道怕了,颤抖着伸出手,探到少年虚弱的呼吸,抬起袖子,将少年唇边的血细细的擦了。

宫人见状,指挥了两个太监将沈书白扶起来,一路送到二皇子院子。

那个时候,元云深以为沈书白活不下去了。

可没想到,帝王私下派了御医,全力救助沈书白。

那个夏天,沈书白都没有离开过床榻,他的房间里都是一股子浓重的药味。

云浮跟在二皇子身旁,看着沈书白一点点好起来,然后某一日,他们发现,这个平日里还能开口说一两句话的二皇子,再也不开口说话了。

有宫人告诉帝王,帝王却只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二皇子失声的事情,一夜之间,在宫里传遍了,那些本来还担心哪一日会重得帝王宠爱的人,经过各种各样的试探之后,终于安下心来,一个受了刺激失了声音,还不被帝王在意的皇子,就算是长子又如何,照样是个废物。

沈书白醒来之后,二皇子扑在他怀里无声的落了满脸的泪。

云浮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就向如今一样,她陪着元云深从皇子到王爷,看着他一路吃了无数的苦,看着沈书白从一个还带着一丝天真少年,成为一个没心没肺,吃人不吐骨头的玉白玉老板。

到了晚间,云浮将熬好的药倒入瓷碗中。

“王妃,药好了。”云浮端着药碗,推门而入。

段隐容皱了皱眉,有些不解:“殿下的药不是刚喝吗?”

“这是安神的药,方才殿下喝的只是去热的,大夫说,殿下忧虑过重,这安神药,能让殿下睡得安稳些。”

“这样啊。”段隐容看着晋王睡梦中依然紧皱的眉,点了点头,让云浮将晋王扶起来,一勺一勺的喂着药。

看着段隐容在烛光下格外温柔的面容,云浮再次感叹,王妃的美貌,确实倾国倾城。

等到晋王将药喝下,云浮接过空碗放在一旁桌上,对段隐容开口:“王妃身子还未痊愈,不宜太过劳累,殿下这儿,奴婢守着就好,王妃早些去歇息,免得殿下醒来知晓,该心疼了。”

虽然已经过了两个月,但毕竟段隐容才经过难产,受了丧子之痛,身子骨也没彻底痊愈,知道晋王生病,她放心不下,亲自来照料,但云浮也不会真看着她拖着身子在晋王床前候着,晋王虽是利用她,却到底不是铁石心肠。

云浮又何尝看不出来,晋王对这个王妃,是真的有情。

“如此也好,我精神不济,在这儿也帮不上什么忙,殿下若醒了,你差人告诉我一声,我也安心。”段隐容看了看沉睡晋王,又伸手探了探他额头,发觉没有再发热,一颗心也落回去一半。

“奴婢知晓,王妃安心歇息。”云浮福身一礼,看着段隐容离开。

晋王府内一时间无比安静。

而一墙之隔的安定候府却没那么寂静。

“父亲,深夜唤我前来,所谓何事?”段长琛看着坐在书案后的安定候,叠掌一礼。

段更摆了摆手:“你过来。”

段长琛上前,在书案前站定,伸手接住段更扔过来的信件,待他看完,神色几变,半晌轻嗤一声,将信件扔回桌子上:“这事儿我也听说了。”

“陛下不会只是口头上说说,明日早朝,你和我一起,你好歹也是个武将,在朝中也有官职,陛下若真想攻打胡国,自然会在明日安排人选。卫第常年在南疆,胡国在南,朝中能用的将领,也就你一个。”段更拾起信,放在蜡烛上点燃,看着它烧成灰烬,又继续说道:“我会先劝阻,若陛下一意孤行……”

“孩儿知晓,父亲安心。胡国不是那么好打的,这才入春,那边正是草木生长的季节,这个时候开战,确实有些不妥。”段长琛迅速思索了一番,然后开口。

天光大亮,百官上朝时,段长琛跟在段更身侧,一同上朝。

“天气转暖近日北疆有些国度不安分,朕昨夜思虑良久,不能让那些蛮人太过猖狂,朕决定派兵去攻打胡国。”帝王坐在龙椅上,一开口激起千层浪。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劝阻的有,支持的有,帝王却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攻打下胡人之国,连安定候劝阻都被骂了。

正僵持不下时,段长琛迈出一步,屈膝跪地:“臣斗胆请旨,领兵出征。”

帝王看着跪在下面的少年郎,满意的点了点头:“好啊,好,朕随长琛一起,定要将胡人之国拿下。”

此言一出,就连段长琛都愣了,抬起头惊讶的看着高座上的帝王,朝臣终于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陛下不可啊,陛下三思。”

帝王决定了的事儿,没人能改变的了,哪怕下面的臣子都快将金銮殿的地面磕出一个洞,帝王依旧面不改色:“朕已经决定好了,朝中之事还要劳烦诸位爱卿了。

“陛下,臣请旨,和陛下一起。”安定候深深一叩。

“京中的事儿还要你多费心,此次出征,就不必你跟着。”帝王却不答应,安定候毕竟是臣子,只得领命。

帝王向来雷厉风行,当即领兵,和段长琛一起,踏上了去北疆的路,留下满朝不赞成却又无可奈何的臣子。

关键是,帝王走时,朝中没有太子,帝王一走,朝中之事让谁管?段更作为唯一一个被帝王指名要顾着朝中之事的侯爷,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怨念,却不忘在出征时再三叮嘱段长琛,无论如何一定要保护好帝王。

段长琛一拱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