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章(1 / 2)





  “我听娘的。”华如锦看着强势的华夫人笑了,果真是有娘疼的孩子是个宝。

  “娘,我听说妹妹回来,快让我看看。”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说话爽朗大方的人是华如锦的嫂子,礼部尚书的长女,名唤张惠韵。

  不多时走进一美妙少妇,身穿乳白搀杂粉红色的缎裙,上面绣着水纹无名花,纤腰不足盈盈一握,显出玲珑有致的身段。

  一点也看不出,眼前的小妇人已经是六七岁孩子的母亲了。

  “嫂子来了,没去给嫂子请安,还望嫂子见谅。”华如锦知道,自己嫂子来了,赶紧热情的拉着张惠韵的手,未出阁时嫂子已经嫁进来了,待她如亲妹妹一般,华如锦很感激。

  上一世张惠韵也经常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华如锦都记在心里,这一世如有机会一定报答哥哥嫂嫂的恩情。

  “知道母亲想你想的紧,左右我也无事,就来看看你,我又不是七老八十还用得着给我请安。”张惠韵打趣的看着华如锦。

  她觉得这次小姑子变了,以往回家都哭哭啼啼,这次回来开朗了很多,是想开了吗,想开了好啊。

  当初她就不答应华如锦嫁进镇北侯府,镇北侯表面光鲜,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谁知道华如锦死活要嫁给叶凌轩呢。

  为此华如锦还生气了很久,一段时间没有搭理她,生了孩子才好些。

  “嫂子坐。”华如锦热情的拉着张惠韵坐在华夫人身边,问她孩子的一些情况。

  华夫人看着她们姑嫂相处和谐,也很欣慰,就算将来他们不在了,锦儿逢年过节也有个去出。

  那边华如锦和张惠韵说话,说着说着就说到秦氏的身上,张惠韵握着如锦的手:“这次多住些日子,不必着急回去,镇北侯府如果不三请四催,咱们就不回去了。咱们府还能养得起你们母子几人。”

  照她的意思,就让御史参他们一本,看他们还敢不敢宠妾灭妻了。

  镇北侯府的人也不知道反省反省,不知道他们已经在京城成了一个笑柄了吗,大户人家的妾都是个玩意儿,他们倒好骑到嫡子头上去了。

  华如锦在华夫人的锦兰院一直待到午时,华夫人让厨房的人摆饭,不一会华大人就从衙门回来了。

  看见华如锦和外孙们高兴的感叹一番,大家才高高兴兴的用午饭。

  刚用过午饭就听门房的人来报,说镇北侯府来人了,要接华如锦娘几个回去。

  华夫人直接回绝了,说她的病不知几时才能好,想多留女儿几日。

  来接华如锦回府的人是大夫人的心腹婆子,今天镇北侯一回府,听说华如锦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才知道早朝时华大人对他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不稀罕我们家的女儿,我们不介意接回来养着,也省的在别人家受委屈,让人糟践。”说完华大人甩袖离开了,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镇北侯。

  他好不不容易追上华大人,问他可有什么误会,华大人狠狠地瞪着他,说自己的外孙不能不明不白的被人打,而且还是一个妾。

  镇北侯心里咯噔一下,坏了,亲家公这是知道了。他连忙赔礼道歉,说自己治家不严云云的。

  最后镇北侯厚着脸皮说已经处理过了,不会让叶明瑞受委屈,惹得华大人冷笑连连。

  华大人冷眼相看说:“自古合离的女子也不是没有。”说完冷哼一声走了。

  镇北侯一听合离还得了,赶紧回去找老侯爷和老夫人商量对策。

  还没有走到春晖园就听见丫鬟们说,华如锦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镇北侯不用想也知道谁同意的,心里暗恨大夫人是个不精明的。

  镇北侯走到大夫人的院子就发了一顿脾气,话里话外的意思埋怨大夫人让华如锦回娘家。

  “人家着急孝敬自己的亲娘,谁还认得咱们。再说是华府递的帖子,人家巴巴的望着女儿回去看望生病的老娘,我怎么好意思拦着。”大夫人觉得不会承认她希望华如锦回去,再也不回来。

  “你就不能想的远点。”多年的夫妻,镇北侯很清楚大夫人心里想的什么,就是想让秦氏当正妻。

  只要华如锦的父亲是吏部尚书一天,秦氏就别想当正妻,否则他的叶家的儿郎的官也就做到头了。

  “没有你想的远。”大夫人生气拂袖坐在凳子上,不看镇北侯气的发青的脸,自知理亏,没有什么好说的。

  “你,你……”镇北侯指着大夫人气的说不出话来,他怎么娶了这么个目光短浅的婆娘,唉了一声拂袖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