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弘晶长这么大还从来都没离开过她,这孩子虽然天生神力,而且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心虔志诚……除了肤色黑一点儿,找不到别的缺点,但总归是个只有五岁的小孩子,突然离开父母到宫里读书,毓秀整颗心都是悬着的。

  宜妃这些年过得洒脱,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两个儿子已经长成人了,见毓秀这般模样,倒是让她想起来,当年胤祺被抱到宁寿宫的时候,才那么大一点儿,还没过周岁呢,她也是整日忧心,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会流眼泪,不过当时不敢去宁寿宫去的太勤了,虽然太后心慈,但皇上和太皇太后可都不是心软的人。

  现在想起这些事儿了,宜妃都已经觉得有些恍惚了,真的已经过去太久了,胤祺最小的儿子如今都已经三岁了,当年威风凛凛的太皇太后也早已经故去,甚至皇上已经垂垂老矣,头上一半的头发都已经白了。

  反倒是她们母子,小日子越过越滋润。

  “天底下做额娘的都这样,你要是想儿子了,那就到翊坤宫来,阿哥所原本就不大,可能住不开那么多人,我去求求皇上让弘晶住在翊坤宫。”

  宜妃到底是心软了,原本她是没想这么做的,一来是因为这事儿有些不合规矩,二来也是自从老九跟老八掰扯清楚以后,这几年她在皇上那里真就无欲无求了,所以才能活得这么自在,所以不太想去求皇上。

  毓秀并不知道宜妃的这份为难,当然事先她也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操作,立马高兴的站起来跟宜妃道谢,到弘晶去上书房读书以后,她完全可以日到翊坤宫来报道,把弘晊也带来,免得这兄弟俩感情生疏了。

  对女人而言,能不能把日子过得顺心,有些情况下婆婆比男人更重要。

  比如说现在,这几年宜妃几乎没有求过康熙什么事儿,但是这次却为弘晶的事情开了口,这种小事对康熙来说自然算不了什么,连考虑都不需要考虑就直接答应下来了。

  “你这几年倒是过得越发舒心了,一点儿都不显老,还跟当年刚刚进宫的时候一样。”准确的说是比之前更有风情了,有时候看着宜妃,他都会想起二十几年前的自己,年富力强、壮志凌云的自己,不过如今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底下的儿子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的皇位,有时候他都会觉得寒心。

  宜妃如今是万般的风情,并非是那种刻意的卖弄,而是刻在骨子里的魅力和气质。

  “孩子们都长大了,不需要臣妾操心了,日子过得自然也就越发舒心。”要么说儿女都是父母的债呢,当年胤禌生病的时候,她半条命都差点搭进去,后来老九又跟着老八瞎闹腾,她也得操心。

  不过如今好了,两个儿子都懂事的很,儿媳妇也都是贤内助,孙子们聪明伶俐,日子能过到她这份儿上的人还真不多。

  远的不说,就说坐在她旁边的这一位,一国之君,既要操心朝廷大事,又得为那么多的儿子操心,也难怪会老的那么快,她都不太想看了。

  康熙也不得不承认,他有这么多的阿哥,胤祺和胤禟真的属于比较老实乖巧的了,要是个个都如此,他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烦恼了。

  活了大半辈子,康熙还真是头一次羡慕自己的宫妃,这小日子过的可真是够惬意,殿内随处可见精巧细致的玩意儿,宜妃的衣服和首饰更是新颖,看起来应该不是内务府所造,应当是孩子敬上来的。

  他可是听奴才说了,宜妃跟两个儿媳关系甚好,甚至跟老五媳妇亲如母女,额娘、婆婆做到这个份上,不得不说他的宜妃确实是个妙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温柔小意伺候惯了,康熙反倒是觉得宜妃这样话不多的,更让人舒服,而且这么多年了宜妃仍旧是那副直来直往的性子,有什么就说什么,想求什么就直截了当的求他,不会拐弯抹角试探他的心意。

  康熙打定主意,日后要多来翊坤宫坐一坐,也算是松一松脑子。

  宜妃尚且不知日后的悲惨生活,仍旧自在的很,哪怕皇上就坐在身边也是一样,无欲无求的人就是这么的……洒脱。

  第84章

  相比毓秀,其他几位福晋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德妃向来都不待见四贝勒,自然也不会为了四贝勒的儿子去求皇上。

  荣妃向来是不喜三福晋的,儿子的庶子、庶女就没有一个活下来的,独独三福晋生下了四个孩子全都健健康康的,一点毛病都没有,这中间要是没有猫腻,谁信。

  戴佳氏庶妃平时根本就见不着皇上的面儿,就算是见着了,也没有这个面子能让皇上答应。

  所以在四贝勒府上课的五个小家伙里,只有弘晶可以不在阿哥所住。

  四贝勒一直以来都给人的印象都是严苛,对自己严苛,对周围的人也严苛,包括在对着自己嫡长子的时候,都是不苟言笑的。

  但严父并不代表不对孩子上心,相反事事都认真的四贝勒,在教育这几个孩子的时候,也是花了不少精力和心思的。

  不光亲自教他们规矩,闲暇的时候,还会带他们去演武场练练,活动活动身体。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发现五弟的儿子弘晶身怀神力,一个能够将铁棍捏变形的孩子,可不就是身怀神力吗,戏文里头都不敢这么写。

  再联想当年弘晖调理身体的事情,四贝勒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肯定就出在五福晋身上,当年弘晖就是因为去五福晋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原本体弱的身体就慢慢恢复了健康,他的身体也比之前康健的多了,力气大了不说,这几年府上也多了好几个孩子。

  这种天生有大福运之人,也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福祉,而且看目前的情况,越是与其亲近的人,得到的福祉也就越大。

  五弟看起来还跟刚刚二十岁的人一样,身体壮硕的很,在体力方面,怕是大哥都很难与之抗衡了,而且五弟每日看上去都神采奕奕的,几乎都没有疲惫的时候。

  宜妃娘娘这几年更是半点老的迹象都看不出来,甚至风采更甚从前,四妃站在一起的时候,差别是相当的明显,有时候他都觉得自己额娘的脸色是铁青的,毕竟要说不对付,除了他养母孝懿仁皇后之外,宫里跟额娘最不对付的人就应该是宜妃娘娘了。

  有些事情就是不能想,一想便处处都是破绽,对于这种身有大福运之人,他并没有觉得恐惧,更不会觉得忌惮,相反有这样的人存在让他觉得很心安,特别是在他和五弟交好的情况下,要不是五弟妹,弘晖就算能长大,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健康。

  四贝勒脑补了很多,不过面上却仍旧是那副不近人情的样子,连亲儿子都害怕他,更别提这些侄子们了,一个个全都老实乖巧得很。

  小孩子其实是最会看脸色的了,能跟什么样的人闹,不能跟什么样的人闹,心里头都有判断。

  一连学了好几日的规矩之后,几个孩子总算是让四贝勒满意了,这才不用每日去四贝勒府报到。

  不过要去宫里读书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毓秀给儿子准备了亲手做的牛肉干、糕点、果脯,要是去阿哥所住的话,这些东西就不适合带了,容易被人做手脚,但弘晶是住在翊坤宫里,对弘晶来说,整个紫禁城最安全的就是翊坤宫了,别说是带点儿吃食过去,就是在里面练习徒手掰断银汤匙,也没问题。

  “额娘,你在家里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要闹,我过几日就从宫里回来陪你了。”弘晶一脸认真的嘱咐道。

  毓秀本来还挺伤感的,心里头一直萦绕着一股抑郁的情绪,不过听见弘晶嘱咐她的话,而且还是这种认真得不得了的语气,什么伤感、抑郁都没了,可真是额娘的大宝贝,说话都学会了,中间那几句明明是她昨天嘱咐弘晶的,今日就被这孩子活学活用了。

  这还不算完,嘱咐完额娘之后,又开始交代弟弟了,“你在家要乖乖听阿玛和额娘的话,要是等我回来知道你不乖,就等着我的拳头。”弘晶边说着,边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在弟弟面前挥了挥。

  这倒霉孩子,胤祺一把将人抱起来,“走了。”可别在这儿耍宝了,原本的离别之情都被这熊孩子给弄没了。

  弘晶乖乖巧巧的呆在阿玛怀里,上了马车之后,又开始嘱咐自己阿玛了,“你在家要好好照顾额娘和弟弟,她们俩就先交给你了。”

  没办法,皇祖父让他进宫读书,他也只能先把额娘和弟弟拜托给阿玛了。

  戏份怎么就这么多呢,胤祺无奈的很,肯定是福晋当初怀这小子的时候,看话本看的太多了,不然的话,哪来这一出一出的戏,他小时候可没这么多话,福晋小时候应该安静的很,福晋刚刚嫁给他那会儿,几乎都不怎么说话的,性子也沉闷的很,不像现在这样……有趣。

  弘晶一点儿都没觉得自己戏多,更没有觉得自己说这样的话怪怪的,额娘一直教育他,男子汉大丈夫要有担当,他早就做到了,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真正的男子汉见了皇祖母,也是要关心一番的,“皇祖母用过午膳了吗?额娘给我带了松子百合酥和米糕,皇祖母要不要吃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