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三章暗潮

第四十三章暗潮

烟花柳巷里,因着夜色遮掩,传入阵阵旖旎之声。一身黑袍的男子,姑且唤作阿峰,挥了挥手让房间内抚琴的女子退下,只留下个抱着琵琶的女子,坐在帘子后面。

琵琶声声中,阿峰被女子以上司口吻问及私里职责倒也不恼,且并未马上回答,耐心等女子说完,听出话里的安抚之意却也觉得虚假,当下心里冷笑,喝尽女子倒的茶表示和平心意,茶水冰凉去喉难涩,仿佛今日事无成一般,还虚得笑容作应答第二话头,男子蹙了蹙眉,深吸口气,淡然开口:“长老言之所意属下自然明白,定当为主子为您竭尽全力。天色不早,属下先行告退,为掩耳目请长老稍坐一会再走。”

沉香手指轻触茶杯,冷然掀了掀眼皮,若不是阿峰盯着她,只怕要错过她眼底的杀意了。阿峰强自忍下心中的畏惧,喉头微动轻慢起身来又是作揖一礼,恭恭敬敬挑不出错处,这才出门,却在踏过槛口顿住脚步,并未回头只听声音平淡继续开口:“我倒是忘了,长老刚与我所说且需下功夫之处可不能急躁,待我有了心情再行将办了吧。”

话音刚落,人便一个闪身不见了。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下一瞬间,黑袍女子神色冰冷的出现在门口,掩在黑袍下的手露出稍许,指尖苍白的不似正常人,殷红鲜血顺着苍白手指往下滴。

琵琶声戛然而止,方才桌子上温热的茶水逐渐凉了,被捏碎的瓷杯上沾着的血迹格外明显。

“混账!”沉香咬牙切齿的看着消失在夜色中的人影,心底的杀意翻腾。一个安插的卧底而已,竟然敢在她面前大放厥词,若不是这人是她一手提拔上来的,又是个能力出众的,恐怕早就活不到今日了。

几个皇子的争斗,他们这些潜藏在黑暗中见不得光的人多多少少都被卷入了进去,定王,成王身边都放了他们的人,明王也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把好好的一池春水给搅的天翻地覆。

罢了罢了。阿峰还有用,估计放过他这一次。

女子抬手将手上的血迹随意在衣服上抹了抹,勉强将翻滚的杀意压了下去。

一阵风吹过,黑袍女子步伐微动,不消片刻,人已出现在一个小巷子里,隐入夜色中。

更夫提着灯笼从长街上过,烛火在黑夜中显得有几分阴森。

待沉香回到明王府时,已是夜色深沉。

那时蒌蒿满地,窗外芭蕉还滴着水珠儿,一串滚落了池塘,鲤鱼摇尾涟漪层层。

尚书家最疼爱的小女儿此刻正仰着脸看着不远处的男子,一张小脸微红,显出几分娇憨。

树下的男子有些瘦弱,李宁看着男子,视线有些模糊。年前章家犯了事,全家落了牢狱,流放的流放罚的罚,父亲将男子领来自己家的时候,她远远树下望了一眼,簌簌白雪里,青衣寡淡,清瘦如竿细竹。

这人便是章宋,章易知。

李宁此刻正拽着章宋袖口不依不挠,满桌黑白子散乱无章,一颗玲珑棋子落了地尚滴溜溜打转。

“表哥你输了,你若不陪我去城外踏青,便是反悔耍赖,你也不怕我缠着你一整天”女子清脆的声音如玉珠滚落,带着些女儿家的娇气,却让章宋弯了眼角。

不由得想起当年。

树倒猢狲散,当年门庭若市,衰败无人问及。父辈皆自顾不暇,幸得母家舅父关照,将自己接入府中。虽不曾像过去自在,偶尔也有人鄙夷轻视,但是衣物寝食倒未曾短缺。一个家破人亡的少年,心里不知埋了多少苦楚,他又不是多话的性子,最初除了舅父,他谁都不愿搭理,却不知为何小表妹黏人,有如云雀,活跃而不使人烦躁。

舅父也曾抚着表妹的发顶,如玉面上尽是宠溺和无奈,对他说:“易知啊,宁儿年纪小,又这般喜欢你,你便多和她玩玩,别整日窝在房间里,时间长了会出毛病的。”

章宋当时应了,也幸亏当时答应,才在如今有了这样闲适的生活,倒是无心沉思家中变故。

章宋想着舅父对自己的关照和帮助。再看向面前的女子时,他不自觉的弯起了眼角。对这个古灵精怪的丫头也多了几分笑意。

这不,这丫头又开始闹腾了。让其执黑先手,竟中盘说赢了。

提子虽多,但大半棋子聚天元,无一边角,孤立无援……是为大家小姐,不善棋艺,钟爱悔棋。偏生兴趣为此,若此爱好,倒也尚可,可虚之久毫无进步。

罢了,算算时日现已季春,春暖花开,也该出去转转。思及于此,章宋便轻刮了小丫头的鼻子,点头应允“好好好,是你赢了。我愿赌服输。但现在天色已晚,明日清晨便陪你出去。小臭棋篓子,到时候可不要起不来啊!”

话刚说出口,先行一步按住了欲扑来的人脑袋:“好好好,不闹了。天色已晚,今日早点休息,明日可要早起去上山看日出,你不是期待很久了吗?”

李宁被人拦住,不满的撇了撇嘴:“既如此,宁儿便先回去歇息了,表哥也早些休息。”

章宋点了点头,还未再开口,便听得少女又接了一句:“我才不是臭棋篓子。”

说完便转身离开,回房歇着去了,留下章宋对着桌上残棋,无奈又好笑的摇了摇头。

次日,天还未亮,正是百官上朝的时候。

“李尚书,早啊。”

“张大人,早早早。”

通往宫中的路上,两顶轿子落地,身穿官服的男子从轿子里走出来,一个侧目,就见到同僚。

李至闵拱了拱手,唇角弯起些笑意,对着从另一个软轿上下来的张启斌行了一礼。

“李尚书有礼了。一同去候着陛下吧。”张启斌弯腰拱手亦回了一礼。

他们二人虽然都是同僚,但说真要论起来,还是李尚书资历老一些。

“陛下驾到!”金銮殿外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大臣,见到是帝王,立马伏身行礼。

而在李尚书家中的院子里,也有人陆陆续续出了府。